同样都是节气,清明为何能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2024.04.09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历史记载,清明节的起源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有关。

在古代,帝王将相们有着“墓祭”之礼,即在春季祭祖扫墓,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屈原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

清明节是怎样由来的呢?

四海皆寒食,千古为一人。

 

 

在春秋时期,重耳(晋文公)为了逃避政治的迫害而长期流亡在国外。在外流浪期间,介子推一直陪伴在重耳的身边。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一点吃的也没有,在这生命危急的时刻,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做了碗汤,就这样才使得重耳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援助下回国继位,在他继位后封赏群臣,却没有给介子推任何的封赏和职位,介子推也不想卷入官场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朝廷,隐居到绵山了。

晋文公得知后,回想起介子推为自己做的一切,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他,并亲自带人到绵山去找介子推。可是众人找了许久也找不到介子推,晋文公就听取了小人的谗言放火烧山,希望逼出介子推。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在一颗枯柳树下找到了介子和他母亲的尸体,然后还发现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就这样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各家各户不点火只吃寒食。

在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子推的古柳树旁,却意外发现枯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晋文公感觉就像见到介子推一样,于是将那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就是我国清明节的来历了,当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就被合并了,寒食节也渐渐被人遗忘,所以就有了人们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的说法。

但清明节与寒食节在文化内涵上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清明节的时间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在唐代,寒食节+清明节要放假四天;宋代则放假七天。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清明习俗

清明节融合了流行于北方的寒食节。寒食节刚开始时的风俗是禁烟火、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斗鸡等风俗。

清明节同时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因此清明节的两大主要习俗是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

 

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纸钱等物品,并铲除杂草、添土培坟,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扫墓祭祖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更是对家族血脉和文化的传承。

 

2、踏青游玩

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

人们常常会利用这个假期,走出户外,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踏青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荡秋千、蹴鞠(古代)、打马球(古代)等,以锻炼身体、愉悦心情。

 

3、插柳植树

清明节期间,人们还有插柳植树的习俗。

柳树在春天发芽抽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

人们将柳枝插在门前或坟头,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家族兴旺、子孙昌盛。

同时,植树造林也是清明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通过植树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4、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期间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在空旷的场地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欣赏风筝在蓝天白云中飞翔的美景。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寓意着放飞心情、迎接未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习俗外,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一些独特的清明节习俗。例如,有些地方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则会举办庙会、戏曲表演等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这些习俗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四、相关古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柳叶,春酒菊花香。

几处凭高泪,谁家荡子肠。

别来应无恙,去去莫相忘。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立刻申请免费试听

每个月有超过3,000位学生试听我们的课程!

1. 填写信息申请免费试听。

2. 我们将迅速与您联系,了解您的需求。

3. 课程顾问将为您匹配优秀的老师免费试课!

请选择免费试听科目:
试听课程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邮箱
新加坡(总部)
地址: 402 Orchard Road #02-23/24 Delfi Orchard,Singapore 238876
电话: +65 9758 2288
西安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含光路南段118号美苑楼尚10层1019室
电话: +86 18165370116
马尼拉
地址: Units 2801 and 2817, 28th Floor, Park Triangle Corporate Plaza North Tower, 32nd Street corner 11th Avenue, Brgy. Fort Bonifacio, Bonifacio, Taguig, 1634 Metro Manila
电话: +63 9171681680
台北
地址: 2F, No. 10, Section 1, An-He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电话: +886 227518111